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外研究者開始致力于語言焦慮的研究,。語言學習中的焦慮主要指學習者用外語或第二語言進行表達時產生的恐懼或不安的心理。焦慮被認為是最妨礙學習過程的情感因素,,它不是一般的課堂焦慮轉移到外語學習中的焦慮,,而是由語言學習過程的獨特性引起的與語言課堂學習有關的一種特有的、復雜的自我形象,、信念,、感覺等。研究表明,,焦慮與英語學習成績,、自我水平評估,、態(tài)度和動機之間呈現(xiàn)持續(xù)的負相關,。因此,化解學習焦慮,,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對此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加強情感教學,,減少學生學習焦慮,。
近年來,情感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認知與情感是不可分的,,只有當他們同時起作用時,學生才能更好的發(fā)揮他們的能力,。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紛繁復雜的心靈感應場,,既有信息知識的傳送,思想的交流,,又有情感的溝通,,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生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多側面多層次,瞬息萬變,,立體交叉,。”加強情感教學,,能有效地減少學生的學習焦慮,。
一般情況下,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是許多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關注的問題,。然而,《高中英語課程課標》不僅重視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更加強調學生能“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未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備課時,教師不僅要善于分析教材中所蘊涵的思想情感,,還要會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領會其中的情感,把握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并舍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對方情感的方式,,傳遞給班級中的每個成員,以期得到學生們的情感反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互動,,并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課堂溝通是否通暢,,是否能夠表達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課堂語言是關鍵。教師必須避免使用威脅式語言,、貶抑式語言,、迂回式語言,盡量減少口頭禪,。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僅應生動有趣,、富于感染力,而且要傳遞給學生以飽滿的情感,。此外,,教師的課堂情感表達應真實、質樸,,摒棄矯揉造作,、虛偽多情,以促使學生充分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與啟迪,,進而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減少對英語學習的焦慮。
體態(tài)語是一種無聲的交流,,在英語課堂交際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可以用肢體的動作或面部表情來代替言語交流,也可以通過正確的示范來規(guī)范課堂交際活動,,更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情感,。根據(jù)英語教學的任務和作用,教學中常用的體態(tài)語可分為表情體態(tài)語,、手勢體態(tài)語,、身姿體態(tài)語和目光體態(tài)語等。其中,,表情體態(tài)語能更好地將教師的非言語性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當然,教師過分,、夸張甚至做作的表情往往會造成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接受性移情障礙,,使學生得到相反的情緒反應,因此,,必須把握好尺度,,做到自然、親切,。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它在強調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重視小組成員個人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是一種信息互動的過程,合作學習的互動過程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多邊互動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促進了語言的習得,,能大大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有助于學生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過分組形式的合作學習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根據(jù)學生上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把他們分成4人一組的異質小組,。全班成績最好的學生、成績最差的學生和兩個成績中等的學生分在第一小組;第二小組是由成績第二名,,倒數(shù)第二名和兩個成績中等的學生組成,。以此類推。如果小組內4人都是女生或都是男生,,再對小組成員進行微調,,盡量使每組中男女人數(shù)搭配均勻。然后再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風格,、能力傾向等。每組設有組長一名,,負責組織本組活動,。小組間英語水平基本相同,,努力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目的是讓好學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做到揚長避短,,人盡其才,。
合作學習為課堂創(chuàng)設了寬松民主的學習氣氛。學生之間平等交流,、互助互惠,,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由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個別優(yōu)秀學生舉手發(fā)言的模式轉變?yōu)閷W生自由交流,、共同分享的天地,。組間競賽比個人間的競爭更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改善了學習氛圍,,消除了一些學生焦慮的學習情緒,如消極,、悲觀,、恐懼、自卑感等,,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考試焦慮是高中生學習英語時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之一,。適度的焦慮對于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積極地投入復習和考試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度的焦慮就會起干擾和破壞作用了,。肌肉緊張,、心跳加快、手足發(fā)冷,、擔憂,、失眠等,是考試焦慮的主要表現(xiàn)癥狀,。這些過度的考試焦慮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影響考試成績,。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就應當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考試焦慮,,從學習態(tài)度,、學法指導和考試心理等方面進行心理輔導。
首先,,教師可以介紹考試焦慮的種種典型表現(xiàn)、考試前保持愉悅情緒的重要性,、健康情緒的標準,、情緒表達的正確方式和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如何對待挫折,,尤其是在學習中如何消除緊張情緒,,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應試心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教師把握好課堂講授內容和考題的難易度,。教師要認真?zhèn)湔n,切實把握好講授內容的難易程度,,讓學生每次都能學有所得,。無論在階段考試或期中、期末考試,,教師都要認真命題,,斟酌試題的難度,不可使試題的難度過大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使其有成功的機會,。同時,,對于中差生的作業(yè)多給予面批面改,多給予指導和鼓勵,,不斷肯定成績,,不吝嗇表揚。教師對于中差生的成績不要過分地與全班比,,與成績好的學生比,,而是要與他自己以前的成績比。教師要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并鼓勵他們繼續(xù)上進,、縮短與集體的差距,。這樣有利于克服差生的失敗思維定勢。
綜上所述,,要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努力化解學生的學習焦慮,排除雜念,,減輕患得患失心理負擔,,樹立“我要成功,我會成功,,成功是我,,必勝是我”的信念。這是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著.趙瑋譯.帕夫雷什中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265.
2,、楊晉.英語學生焦慮和聽力理解的關系[J].外語研究,2000(1):54-57.
3,、郭書彩.外語學習中的情感和認知因素[J].國外外語教學,2002(2):12-17.
4、鄭佩蕓.課堂提問與焦慮控制[J].外語界,2003(3):26-30.
5,、王琦.外語學習課堂焦慮與課堂氣氛的相關研究及其教學意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27-31.